首页 > 锡林郭勒律师 > 遗嘱是否以最后一次为准,法律规定是什么?

遗嘱是否以最后一次为准,法律规定是什么?

admin 锡林郭勒律师 2023年09月19日
遗嘱以最后的为准。遗嘱人可以撤回、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。立遗嘱后,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,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。立有数份遗嘱,内容相抵触的,以最后的遗嘱为准。
遗嘱的主要特征如下:
1、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;
2、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;
3、设立遗嘱不能进行代理,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;
4、紧急情况下,才能采用口头形式,而且要求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;
5、遗嘱是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
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。
第一千一百四十条
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:
(一)无民事行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;
(二)继承人、受遗赠人;
(三)与继承人、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。
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
遗嘱人可以撤回、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。
立遗嘱后,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,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。
立有数份遗嘱,内容相抵触的,以最后的遗嘱为准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【法律分析】:遗嘱只有符合以下的条件才有法律效力,分别是:1、立遗嘱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;2、遗嘱必须体现立遗嘱人的真实的意思表示;3、遗嘱不得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原则;4、遗嘱中处分的财产为立遗嘱人拥有所有权的财产。只有满足以上条件遗嘱才能够有法律效力,否则遗嘱无效。
【法律依据: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。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,受欺诈、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。伪造的遗嘱无效。遗嘱被篡改的,篡改的内容无效。


【温馨提示】
以上回答,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,请您谨慎进行参考!
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,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,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即将生效的《民法典》继承编对遗嘱效力规则进行了修改,删除了现行继承法中关于公正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,并规定在判定各分遗嘱之间的效力时,以最后订立的遗嘱为准。因此,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与其他几种形式的遗嘱效力相同,并且立有数份遗嘱,内容相抵触的,以最后的遗嘱为准。法律依据: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139条规定: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。

相关文章

友情链接: 杭州房产继承律师 南京合同律师 常州律师 杭州请律师 杭州临平区律师 西安刑事律师网 杭州西湖区律师 杭州离婚律师收费标准 贵阳律师 重庆律师 辽宁律师 杭州律师 嘉兴律师 洛阳律师 安阳律师 宜昌律师 北海律师 贺州律师 毕节律师 张掖律师 郑州律师 株洲律师 咸阳律师 乐清律师 南湖律师 安吉律师 杭州合同律师 临川区律师 安远律师 婺源县律师